历史烟波中随风逝去的尘埃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4-0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张以瑾

  在这个讲求节奏和效率的时代,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(以下简称《团长》)着实在考验大家的耐心——拉拉杂杂43集,剧情拖沓得叫人直流汗,这似乎是那场战争隐喻式的再现:虽然不乏精彩的情节和令人难忘的人物,但总体上还是让人觉得窝窝囊囊。对于观众来说,这是要命的体验;对于电视剧本身来说,则是致命的缺陷。因为再好的题材,一旦拍到几十集,“口感”都不会比“注水肉”好到哪里去。我相信导演是带着艺术追求和某种责任感来拍摄《团长》的,不过既然是拍给大众看,就要顾及观众的接受心理,毕竟遥控器掌握在大众手上。

  尽管有着先天不足,这部片子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:几家卫视为了抢播差点撕破脸皮,媒体的报道和评论连篇累牍,网友们则啸聚论坛大打“口水仗”……无论贬褒毁誉,这些“热效应”都显示《团长》是一部不容忽视的剧作。对于近年不断开拓、创新的国产战争片而言,《团长》确实有几点值得借鉴。

  它的选题难得,让我们看到了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。对今天的多数国人来说,中国远征军几乎是一支闻所未闻的部队。凤凰卫视曾经拍了10集纪录片《中国远征军》,开头是一段街头随访。当被问及“知道中国远征军吗”时,五六个男女老少,竟然都是一脸茫然。在这个背景下,凤凰卫视的纪录片以及同题材的《团长》可谓功德无量,起码能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段“十万青年十万军”、“一寸河山一寸血”的悲壮历史。中缅边境的野人山,至今还有数万远征军将士的白骨,风吹雨打,无人过问。在凤凰卫视的纪录片中,拍摄人员在深山密林中找到一部分白骨,面对至今不能回家的英灵们,所有人失声痛哭……看到这一段,想必每个国人的内心都难免震颤。

  《团长》在呈现这段历史的时候,没有从大处落笔,而是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时代的悲歌。大历史总是不经意地湮没小人物,在探寻小人物命运的时候,我们其实就在无限地接近历史的真实。“我的团”其实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川军团,一群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散兵游勇簇拥在一个破庙里,没有使命,没有信心,没有纪律,甚至没有羞耻心。即使如此,这群人还在你攻我伐、相互挤对。他们的遭遇及其表现,在揭示国人劣根性方面,一点也不比鲁迅的小说来得委婉。

  “我的团”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“弃儿”的命运,似乎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胁迫着他们:栖身破庙、回国途中、南天门恶战、坚守祭旗坡、死扼大树堡……无论他们如何抗争,总是“鬼打墙”似的遭受厄运,以致他们也自认是“炮灰”的命。然而,军人的血性和良知在“炮灰”们身上还明灭可见。冒牌团长龙文章之所以能够震慑他们,把一盘散沙拧成一股绳,并不是靠他神经质般的叫嚣,而是因为他那特有的军人气质能在大家心里引起共鸣。在“炮灰”们眼里,龙文章身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、近似妖魅的吸引力,哪怕一次次地给他们“创造送死的机会”,他们也义无反顾地跟着他。这看似盲从,其实是每个“炮灰”对自己军人角色与职责的认同和履行。“仗打成这样,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”——理解了这句让人震撼的台词,也就理解了那些军人,理解了那段历史。透过历史的多棱镜,说不清这是一句自责,还是一句诅咒,也许还是一个沉重的十字架,让每一个背负它的人不堪重负却又心甘情愿。

  虽然是《士兵突击》的原班人马,但《团长》中的人物大多蓬头垢面、放浪形骸,毫无军人的风度可言。有意思的是,这些“炮灰”竟然也吸引了无数的粉丝。不少观众在网上逐一点评他们,甚至有人声称“嫁人就要嫁……”。“炮灰”之所以让人觉得可爱,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。人物形象单一扁平,一直是国产战争片最受人诟病的缺点。每次开战之前,必然少不了那些两眼闪光、嗷嗷请战的指战员,获准的必然欢天喜地,否则必定要闹情绪。不能说这种表现方式不妥,但是如果千人一面、众口同声,观众的认可度是要打折扣的。战争意味着死亡,而活着是一种本能的诱惑,在表现大无畏的英雄精神的时候,我们是不是也要尊重一下人性?

  《团长》显然做到了这一点:那些“炮灰”无不渴望活下去,甚至为此表现得懦弱和龌龊,但是面对战争的磨石,除了以血肉之躯承受碾压,他们没有作出别的选择。这种选择越无奈,这种痛苦越深沉,就越加接近人的本性,越能体现人物的崇高。明确了这一点,你就会理解龙文章的叫嚣、孟烦了的尖刻、虞啸卿的威严、老兽医的唠叨、迷龙的暴躁……每个人都有一副棱角分明的面孔,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承载时代和命运带给他们的苦难。

上一篇:陈哲 倾听大地的声音     下一篇:文化消息